首页
搜索资源
资源分类
新闻中心
最新动态
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85页
第2页 / 共85页
第3页 / 共85页
第4页 / 共85页
第5页 / 共85页
第6页 / 共85页
第7页 / 共85页
第8页 / 共85页
第9页 / 共85页
第10页 / 共85页
亲,该文档总共8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一章液态金属的结构与性质习题第一章液态金属的结构与性质习题1液体与固体及气体比较各有哪些异同点哪些现象说明金属的熔化并不是原子间结合力的全部破坏答(1)液体与固体及气体比较的异同点可用下表说明相同点不同点液体具有流动性,不能承受切应力;远程无序,近程有序固体具有自由表面;可压缩性很低不具有流动性,可承受切应力;远程有序液体远程无序,近程有序;有自由表面;可压缩性很低气体完全占据容器空间并取得容器内腔形状;具有流动性完全无序;无自由表面;具有很高的压缩性(2)金属的熔化不是并不是原子间结合力的全部破坏可从以下二个方面说明①物质熔化时体积变化、熵变及焓变一般都不大。金属熔化时典型的体积变化VMV为35左右,表明液体的原子间距接近于固体,在熔点附近其系统混乱度只是稍大于固体而远小于气体的混乱度。②金属熔化潜热HM约为气化潜热HB的115130,表明熔化时其内部原子结合键只有部分被破坏。由此可见,金属的熔化并不是原子间结合键的全部破坏,液体金属内原子的局域分布仍具有一定的规律性。2如何理解偶分布函数GR的物理意义液体的配位数N1、平均原子间距R1各表示什么答分布函数GR的物理意义距某一参考粒子R处找到另一个粒子的几率,换言之,表示离开参考原子处于坐标原子R0距离为R的位置的数密度ΡR对于平均数密度ΡO(NV)的相对偏差。N1表示参考原子周围最近邻即第一壳层原子数。R1表示参考原子与其周围第一配位层各原子的平均原子间距,也表示某液体的平均原子间距。3如何认识液态金属结构的“长程无序”和“近程有序”试举几个实验例证说明液态金属或合金结构的近程有序(包括拓扑短程序和化学短程序)。3合,由于“能量起伏”,一部分金属原子(离子)从某个团簇中分化出去,同时又会有另一些原子组合到该团簇中,此起彼伏,不断发生着这样的涨落过程,似乎原子团簇本身在“游动”一样,团簇的尺寸及其内部原子数量都随时间和空间发生着改变的现象。浓度起伏是指在多组元液态金属中,由于同种元素及不同元素之间的原子间结合力存在差别,结合力较强的原子容易聚集在一起,把别的原于排挤到别处,表现为游动原子团簇之间存在着成分差异,而且这种局域成分的不均匀性随原子热运动在不时发生着变化的现象。5根据图110及式(17)说明为动力学粘度Η的物理意义,并讨论液体粘度Η(内摩擦阻力)与液体的原子间结合力之间的关系。答物理意义作用于液体表面
点击显示更多内容>>
PC:
材料成形基本原理(刘全坤)课后答案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
9411152
众赏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150460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