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没有精神力量的国家难以自立自强,一项没有先进文化支撑的事业难以持续长久。党的二十大在文化建设方面作出了“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战略部署,深刻阐明了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关系,彰显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高度的文化自觉和强烈的文化担当,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序言,第一部分,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增强文化软实力和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必然要求。,,从人类历史发展进程来看,任何一个国家的现代化都离不开文化的支撑。新时代10年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顺利完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并满怀信心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不仅在于我们坚持并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也在于我们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新征程上,文化的作用将更加凸显。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文化是重要内容;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是重要因素;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文化是重要力量源泉。可以说,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难以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增强文化软实力和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必然要求。,,任何一个大国的发展进程,既是经济总量、军事力量等硬实力提高的进程,也是价值观念、思想文化等软实力提高的进程。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不仅关系我国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定位,也关系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当今时代,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范围内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益频繁,社会制度、发展道路、价值观念的冲突日益激烈。能否在这场事关民族复兴的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既在于经济、军事的发展壮大,也在于文化上的自信自强。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对自身文化有强烈的自豪感和自信心,方能鼓起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和立场的信心勇气;文化自强是更厚重、更坚韧的强大,建设具有强大感召力的中国文化,方能在世界文化交流交融交锋中获得行稳致远的坚实力量。,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增强文化软实力和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必然要求。,,文明是现代化国家的显著标志,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